“四有”书记谷文昌同志虽然已离世三十多年了,但当地老百姓仍对他念念不忘,常将他的名字和事迹挂在嘴边。谷文昌同志,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坚韧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

谷文昌原是“太行之子”,他生于林州市石板岩镇郭家庄村。1950年,谷文昌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然后服从组织安排留在东山任东山县委书记。

当时,东山县一穷二白,岛上遍地是黄沙荒滩,旱涝不断,百姓缺衣少食。谷文昌刚到就四处走访了解情况,下定决心要战风沙,治洪涝。多次组织群众开展治沙、筑堤、植草、造林运动,多次失败,但矢志不移。他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殚精竭虑。短短十多年时间,在谷文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鼓舞和带领下,东山人民成功造林数万亩,制服风沙灾害,荒岛变成绿洲,东山县旧貌换新颜,为海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

在东山的14个春秋,谷文昌同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利。他走村串户,和村干部、老农民促膝长谈,了解民情,资助贫困学生, 为烈军属、五保户送温暖。他将百姓当亲人,常年深入百姓,与老百姓一起吃住,一起拿着钢钎打石头,打通出岛通道。

谷文昌无怨无悔地造福民众,体现了他全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使他在百姓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在民众心中得到了永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谷文昌同志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求真务实,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大跃进、浮夸风盛行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如1958年,“千斤稻,万斤薯”、大炼钢铁之风吹上海岛时,谷文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在任务压顶时,他仍旧拒绝放卫星,提倡不要冒进,要试试看,尽量使农民免受损失。与此同时,他顶住压力,开展筑海堤、修水库、建港口等一系列民心工程。虽然当时还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但谷文昌都是实事求是、敢作敢当的英雄人物。

学习践行谷文昌精神的时代意义
发挥共产党人的思想智慧开创新的工作格局

谷文昌精神虽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变荒滩为绿地,与县委班子一起摘掉“敌伪家属”头上的帽子,变国民党壮丁家属为“兵灾家属”,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赢得当地百姓对共产党的认可和爱戴。这是谷文昌作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智慧,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创新的工作格局的借鉴。目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建设和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和谐的根本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径,以开创新的工作格局,促使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群众教育的典范

自谷文昌死后,东山百姓养成了“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习俗。谷文昌在人民群众心中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也给广大党员干部送来了一面镜子,一根尺子,为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习总书记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谷文昌学习以百姓为本、一心为民、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要求各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谷文昌为教材,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谷文昌为镜,认真对照自身行为,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夯实群众基础。

为“中国梦”注入正能量

如今,我们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越来越近。我们更要学习和弘扬谷文昌“为民、务实、清廉、生态”的实干精神,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大胆创新、苦干实干,为中国梦助力。

综上所述,谷文昌不仅是东山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还是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代表。谷文昌精神有着极强的时代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学习践行谷文昌精神,是提高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谷文昌为立身立行立言立德的标杆和榜样,身体力行党的群众路线,踏实做事,严于律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