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阳明学在福建(漳州)论坛举办

漳州通   2023-08-13 16:09:39  闽南日报    阅读

知行合一 闽地阳明

第三届阳明学在福建(漳州)论坛举办

8月12日,“第三届阳明学在福建(漳州)论坛”在漳州宾馆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吴卫红,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王珏,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陈支平,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市直有关部门、平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单位领导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吴卫红、陈支平、张龙海、平和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致辞。

市领导强调,作为阳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实践地、传播地,漳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站位“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做好阳明文化深度研究、浸润滋养、出海传播“三篇”文章,努力把阳明文化打造成为体现中国智慧、具有漳州特色的重要文化标识之一,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活动上,林晓峰作主题发言。他指出,阳明学在福建具有传播早、联系广、贡献大等特点,进一步梳理了新时代阳明学在福建的四个传承方式,提出阳明学雨露润泽福建大地、丰富发展闽南文化、阳明学推动漳州月港开洋福建阳明学传播看漳州等新观点阐释了活泼泼的阳明学与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之间关系。

本次活动收到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的50篇论文。专家学者们在大会交流发言和分组研讨中围绕“阳明学研究的新进展”“关于王学得失的议论”“王阳明与文明书院考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兼论阳明学在福建的传播”“王阳明与梧州”“朱王会通:福建阳明学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围绕阳明学与福建、与闽南、与漳州的关系,从不同侧面畅谈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阐述福建阳明地域文化的特点,进一步领会研究、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的论断,坚持古为今用,在传承发展中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指导,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平和县委宣传部、平和县文体旅局主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省闽南文化研究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向漳州3所高校、漳州市图书馆、漳州闽南书院以及阳明先生奏请或倡议添设的福建平和县、江西崇义县、广西隆安县代表赠送《闽中王学研究》图书

漳州是王阳明过化之地,也是阳明学的践行地、传播地。明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方,率兵入漳征伐平乱,打响了其建立功业的第一仗。之后,以“明德亲民”的治世思想,两度上疏奏请朝廷,在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添设了“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