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的国务院奖状 见证谷文昌为民兴修水利的公仆情怀

漳州通   2021-12-16 15:05:45  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阅读

  东山县档案局珍藏的国务院奖状


  在东山县档案局珍藏着一张国务院奖状,上书:“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东山县”;落款:总理周恩来;时间:1958年12月31日。11月28日,笔者拿着这张奖状的翻拍相片,特地赶到前楼镇岱南村,向曾在谷文昌身边工作长达11年时间的退休老党员干部林木喜请教。“这张奖状我见过。当时东山植树造林伊始,兴修水利已成全国典型,奖状见证了谷书记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林木喜说。

  现年90岁的林木喜,长期当谷文昌精神义务宣讲员。他回忆说,他原在东山县委组织部工作,经常一起下乡蹲点调研,亲历谷书记与民同甘苦、共患难,呕心沥血为民办实事。东山地处海岛,一无河流、二无湖泊,历来淡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落后,“三日无雨火烧埔,一场大雨冲水土”,90%以上的耕地成了“望天田”。“天天备战,日日抗旱”是真实的写照。1954年任县委书记的谷文昌,提出把兴修水利、治理干旱风沙,当作造福人民的头等大事。他跑遍各村实地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和水利技术员的建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期实施。他组织指挥干群,采取平原地区的小溪沟,按地形和落差分级筑坝、建闸蓄水;丘陵地带则利用凹形的小山坑,拦截流水积水成围塘的做法,及时把雨季和台风带来的雨水洪水积蓄起来。从1955年开始,动工投建了西山岩水库、岱南深泉头等10多座水库。1958年,谷文昌参与规划、动员移民和多次参加劳动的坑内水库,成为全县最大的一个水库,有效灌溉农田6069亩,保证灌溉2650亩。这座造福东山人民的坑内水库和谷文昌家乡河南林州的红旗渠一样,以“红旗”命名,被誉为红旗水库。

  谈到这一张奖状,林木喜说,1958年11月,国家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到东山视察水利工程,并给予充分肯定。当年12月31日,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59年初,东山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高效红旗县”,全省水利现场会在东山召开,从而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干群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年谷书记带领群众建设的许多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造福子孙后代。”眼里闪着泪花的林木喜说,60年来,红旗水库一直是全县老百姓的生活和工农商业生产的唯一水源地。“红旗水库水清清,涓涓流进万家门。润泽百姓暖人心,永远怀念‘谷公’情。”这是至今流传在东山群众中的一首顺口溜,赞颂谷文昌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丰功伟德。

  ⊙谢汉杰 文/供图

  责任编辑/黄舒哲 程琳